来源:知乎日报
要判断一种融资工具是否靠谱,有没有“泡沫”,一个简单方法就是找到背后对应的现金流。也就是认清楚钱从哪里来。
金融工具,其实就是在搬运钱:可以把未来的钱挪到现在,把分散的钱集中起来,把闲置的钱挪到有用的地方。ICO 就算给吹得天花乱坠,也不是点石成金的魔法,不能凭空创造财富,只不过是用了一招乾坤大挪移,把未来项目八字没一撇的收益,变成了现在就能看得着的一个符号。至于这个符号的真实价值是多少,最终还得看对应的项目能赚多少。
举个例子: 我发现明尼苏达州根本吃不着正宗的煎饼果子,打算自己去练个摊,用羊骨头熬的汤和绿豆面,自己炸油条,枣红色嘎嘣脆,每天开着 F150 皮卡拉着饼铛去学校门口卖。问题是,我没钱买皮卡啊!于是,我拿电脑编了个程序,只要往我的“开皮卡卖煎饼果子项目”投资一美金,就能得到一个全世界乃至全宇宙绝无仅有的一个独特字符串,要嫌存在电脑里不过瘾,还能打印出来裱在墙上看着过瘾。
问题是,您拿这个字符串干什么用呢?也不能吃也不能喝,只有两种出路:一是等我卖煎饼发了大财,到时候把最初投资的父老乡亲们都叫到一块,论秤分金银;二是趁着大家都想要这个将来能用来分金银的字符串,赶快找个出价高的倒腾出手。
第二种方法,论其本质,和第一种是一样的:都是要取得一个未来的预期收益,把这个符号变成真的钱。而究竟能变成多少钱,完全取决于“开皮卡卖煎饼果子项目”能赚多少钱,也就是未来的现金流有多少。
--
学金融的朋友这时候就该说我了:啰嗦,这么简单一个现金流折现(Discount Cash Flow)的思路,扯这么多。
没错,这就类似于股票估值的方法。股票之所以有价值,是因为它代表了公司的收益权,而收益权有价值,是因为有收益。现金流折现的估值方法,简单来说,就是把一个公司未来能赚到的钱折现到现在,从而得出现在一单位收益权的价值。
对于 ICO 而言,把上一段里面的“公司”替换成“项目”,分析模式是一样的 -- ICO 和股票一样,不过是把未来能赚到的钱搬运到了现在,因此其价值应当和未来的钱挂钩。
--
有的人可能说,人家那些虚拟货币可了不得呢,总量是用技术手段限制住的,不会通胀贬值,而且加密手段非常先进,绝对不可能伪造。
那我就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好了:我那个“开皮卡卖煎饼果子项目”还发行一种特殊的流通券,未来可以凭券分红。这张券有个特殊之处:每一张券都让我养的宠物猪舔过一下,上面的唾液里有这只猪的 DNA 序列,以现在的技术,还没有办法人工复制出来,绝对不可能作假。另外,很不凑巧,去年春节家里客人多,这只猪已经和粉条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,全天下再也发行不出来这种流通券,总量绝对控制得住。
你说,这张纸,会不会因为被这只特别的猪拱过一下就成为一种完美的“货币”呢,它的价值从何而来?
本回答的第一句就是答案。如果未来的现金流不能支撑现在 ICO 虚拟货币的交易价格,那么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会产生一次泡沫破碎的危机,监管部门的举措,不过是让明白人心里的这块石头提前砸到了脚面上。
也有的朋友说,那怎么比特币就这么多年都好好的呢?
两个字:需求。比特币能够满足一些特定的需求,例如跨境转移资金和匿名支付,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规避监管的灰色行业,可以完美满足资金转移的需求。正是因为需求,比特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拥有自己的交换价值。
然而,ICO 所发行的虚拟货币,相比于比特币而言,完全算不上是刚性的。你看,稍微放出一点风声来,把热度压下去,马上一片哀鸿遍野。要是有庞大的真实需求(而非投机需求)为其价值背书,也不至于对政策作出如此剧烈的反应。
--
ICO 不是洪水猛兽,说句公道话,这的确是一种非常有创新性的融资手段,大大拉低了投融资的门槛,而且能够自发地形成一个富有活力的二级市场。
只可惜,这种金融工具在目前来看,一定程度上被投机者和大忽悠们利用了,成为了敛财的工具。这也可能是监管部门急于出手的原因:稳定压倒一切,真等到大爷大妈也蜂拥而上的时候,就拦不住了。
在这里,还要奉劝大家,别因为这东西被那只独一无二的猪给拱过了,就把它当成一个宝贝给捧得比天还高。
--
另外,ICO 所发行的虚拟货币和比特币严格意义上来说还不是一回事,前者强调的是融资,后者强调的是创造一种去中心化的货币,这个问题下有一些答案似乎混淆了这两种东西。本回答也只是在讨论我国目前的 ICO,并不对比特币价格波动作出任何预测,特此声明。